天夺之魄的主人公是谁?天夺之魄有什么历史典故

    成语天夺之魄的意思是什么?成语天夺之魄的意思是指天夺去了他的魂魄。比喻人离死不远。魄:魂魄。那么,你知道成语天夺之魄的主人公是谁吗?成语天夺之魄出自何处?天夺之魄有什么历史典故。

天夺之魄的主人公是谁?天夺之魄有什么历史典故

    成语天夺之魄的主人公是赵同

    赵同,春秋时晋国大臣,嬴姓,赵氏。父亲赵衰曾随晋文公流亡八国近二十年,兄长赵盾是晋国中军将(最高军政长官)。赵同因弟弟赵婴齐与侄媳赵庄姬通奸,与另一个弟弟赵括一起流放赵婴齐。后赵庄姬等人陷害赵同、赵括,兄弟二人全家被杀。

    成语天夺之魄出自何处

   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原叔必有大咎,天夺之魄矣。”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天夺其魄,死期将至。”

    成语天夺之魄的历史典故

    公元前594年,狄人(赤狄)丞相丰舒执政后杀了他的国君潞子婴儿的夫人,又伤了潞子的眼睛。潞子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。因此,晋国在同年夏季出兵攻打赤狄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即灭了赤狄。
    丰舒逃亡卫国,卫国人怕殃及自己,把他缚送晋国,晋景公下令把他杀死。晋国派大夫赵同(赵国国君的先人)去向周朝的天子进献俘虏的狄人。赵同依仗晋国强大,对周天子表现得很不恭敬,很傲慢。周天子的儿子刘康公看了很不高兴,骂道:“不及10年,原叔(即赵同)必有大咎,天夺之魄矣!”意思是说,要不了10年,赵同必定遭到大祸,老天爷已将他的魂魄夺走了。
    此后,天夺之魄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已离死期不远了。也做“天夺其魄” 。